 |
老松國小圖書館 |
~歡迎蒞臨老松國小閱讀銀行~ |
|
|
::: |
|
|
|
|
走過歲月的圖書館
本校成立於民國前十六年五月二十一日,當時校名為「台灣總督府國民學校第二附屬小學校」,借用艋舺學海書苑(高祖厝)上課,第二年遷到艋舺祖師廟。由於學生日漸增多,所以在蓮花池畔興建校舍(現址:桂林路六十四號),當時在校內配置一間木造教室充當圖書室,可惜,於民國十年五月八日一場大火把辦公室和圖書室燒毀,重要資料及寶貴圖書付之一炬。後於民國三十年,校名改為「臺北市龍山區老松國民學校」,這時,才有了一間普通教室作為圖書室,不過藏書不多,學生無法充分利用。
本校傑出校友陳芳鑄和陳芳燦兩位兄弟(分別於民國十七年及二十三年畢業)是艋舺望族,世居萬華火車站前。在本校就讀時,成績極為優異,深受師長器重,現為大洋塑膠工業公司及義芳化工公司負責人。兩位兄弟一向熱心教育,其子女亦均在本校畢業,視老松畢業為榮,經常參與母校各項活動,建樹頗多,深得全校師生及校友之敬仰。陳氏兄弟認為課內知識已不足以滿足今天學生的求知慾,課外書籍的補充極為重要,學校又欠缺提供學生閱讀的場所。於是兩兄弟在民國62年捐資一百多萬元興建一座兩層樓的圖書館,讓學生在課餘有個看書的場所。
之後,教育局又撥款加蓋一層,成為頗具規模的三層大圖書館。負責監管這個圖書館的「館長」,先後有:黃銀漢老師、陳德揚老師、林安世老師、廖倩雯老師、何明信老師、陳心璞老師、黃世輝老師、葉志一老師等。他們對書櫃的設置和排列,圖書的添購和保存,都花費不少心血。之後為便利使用借還書籍,以數位化管理方式將書籍輸入電腦,不用借書卡,只需簽上班級姓名就可以借書,一次最多借三本,限兩星期歸還;老師借的大多是工具書,如辭典、教學資料,每次可借兩本,期限三星期。從此,全校師生皆能在這藏書多達三萬多冊的圖書館共享閱讀樂趣,滿足大家的求知慾望。
民國92年,為配合本校綜合大樓的興建,這棟為全校師生服務三十年的圖書館拆除了。全校師生總動員,將三萬多冊圖書,利用接力方式搬到北棟一樓大辦公室,但仍然發揮正常運作,借還書籍不斷,只是閱覽場所縮小了。
經過四年的努力,巍峨壯觀的綜合大樓完工了,在綜合大樓的一、二樓層,面積約160坪的新圖書館成立了,並於96學年度開始啟用。同時由於本校校友會的大力贊助,裡面有新穎的閱覽桌椅,有便捷的網路設備,有數位化的電腦設施,有豐富多元的藏書,駐足於美崙美奐的圖書館內,雖然讓人感受到坐擁書城的幸福與快樂,但是原本三層樓圖書館的樣貌及陳氏兄弟熱心教育的精神,仍然留在我們每個人的心中。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